傳統近視的近視矯正法是靠有框或隱形眼鏡,但是不但不方便、又重,無論是在於打球運動或游泳都相當不方便,而隱形眼鏡則是易導致感染或是過敏者不宜戴的情形。近視手術與隱形眼鏡在差不多的時期被發明。
最早的近視手術是所謂的鑽石刀切開術( Radial Keratotomy,簡稱RK ) 這一型手術是在二十多年前,由蘇聯的眼科醫師開始大量的臨床運用,之後在美國及全世界廣為流行。由於所運用之手術器械及設備較為簡單 ─ 主要以鑽石刀來切割角膜,再加上效果不錯,安全性也相當高,是以接受度不錯 ,據估計美國每年約有25萬例接受此項手術。其對象主要是以低度數近視之矯正為主,高度數近視之矯正效果較差。
在 1964年 後經過一、二十年的演進 ,這一類統稱為層狀角膜手術由原先的「冷凍式」進步到「非冷凍式」,「手動式」再改良成「全自動式」,最後更結合了準分子雷射的精確性,而成為現代近視手術的主流 ─ 「雷射原位層狀角膜重塑術」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簡稱LASIK)。
最後一大類即所謂之「雷射近視手術」 ,主要是運用高精確度的「準分子雷射」來改變角膜的弧度。這類手術可追溯至15年前,美國醫師卓克爾(Trokel)等人運用IBM公司發明用以切割晶片的「準分子雷射」於眼角膜上,開啟了近代雷射近視手術之先河。
準分子雷射手術是在角膜中央用 雷射光汽化掉一層淺淺組織 , 大約1、2根頭髮的厚度,使角膜中央弧度應變平而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 。 因為矯正度數可從100度到2000度,而且準確度高 , 又不會改變眼球強韌度,更沒有夜盲及眩光的後遺症 , 所以全球已有超過百萬人接受過準分子雷射。
美國衛生署 (FDA) 經過6年多之臨床評估,終於在 1995年開放了常規使用,我國也跟在1995年 有限度開放使用 。目前準分子雷射又分成兩種,一種是單純運用準分子雷射稱為「雷射屈光性手術」(Photorefractice Keractomy,簡稱PRK),另一種就是前所提過的LASIK,它是結合了準分子雷射與層狀角膜手術之優點,這兩者各有其優缺點 ,請參閱 一般準分子雷射介紹- PRK 和 LASIK 的適應症及比較一文。
除了上述三大類角膜手術之外,水晶體手術或眼內隱形眼鏡植入等亦具備矯正度數之效果。近視手術之種類相當多,其演變也各有其歷史淵源,每種手術也都有其優缺點,需評估患者的狀況再給適當之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