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
兩岸醫療學術 特輯
諾貝爾醫療集團執行長張朝凱媒體專訪
論兩岸醫療學術交流發展
近年來往返台海兩地逾三十回、足跡遍及大陸二十餘省市的張朝凱醫師,不僅在兩岸醫療學術交流上做出實質貢獻,在經歷重重考驗後,更於近日順利取得由大陸衛生部河北省衛生廳正式授與的行醫證,成為台灣眼科醫師在大陸合法實際執刀的第一人。
因為順利拿下大陸官方授與台灣眼科醫界的第一張行醫證,讓在台已行醫多年的張朝凱醫師,再度成為兩岸醫界矚目的焦點。
甫於中國大陸完成首次執刀任務的張醫師,對於自己此次成功為兩岸醫療學術開啟第一扇門,有何心得?未來又將朝何目標邁進?而張醫師所領導的諾貝爾集團,在他成功進駐大陸醫界後,後續有何計劃?
醫療體系 四個方向並進
Q:諾貝爾集團目前在台的事業定位?
A:諾貝爾集團長久來皆以醫療本位出發,在全方位提昇醫療品質的宗旨下,朝多元化、國際化發展。
目前,諾貝爾集團在台灣共規劃了四個事業區塊,分別為:醫療、生化科技、文教,以及醫療展望協會。在醫療方面,諾貝爾於眼科醫療及美容醫療兩大領域,業已發展出成熟完備的技術與團隊;生化科技這個事業區塊,則以基因檢測為重心,提供專業服務。
至於文教,則是扮演著國際醫療學術交流的推手,對於欲前往美加及大陸地區繼續醫療學習的醫護同仁,給予專業且實際的協助。
而醫療展望協會的任務,在於醫療公益形象的提昇,並透過實際行動對國際社會做出回饋,包括參予國際急難救助行動等等。
大陸醫療 現況與問題剖析
Q:親訪大陸城市鄉村逾三十回,並實地考察當地醫療狀況後的看法?
A:中國大陸地幅廣及萬嶽千山,各地人口分布不一而足,在此我就自己實地走訪的經歷,輔以官方統計數據,就大陸目前的醫療結構及問題,略作分析。
目前,中國大陸共有衛生機構330,348家,醫院16,781家左右,其中非全民醫院達1,600家,而中外合資的醫療機構為200多家,其中又以北京25家為最多,上海22家居次。
而其社會醫療保障制度,又分為「全民保健」、「城市社會醫療保險」及「農村健康保險制度」三大體系,分別擔起傳染病防治、公費醫療、合作醫療制度及保健保償制等責任。整體醫療結構佔比又以自費醫療為最高。自費醫療在鄉村地區佔比高達87.32%,在都會地區的佔比為44.13%,整體統計為76.42%。
再來看看90年代大陸醫療所歸納出的問題,在需求面上,醫療費用成長迅速、醫療負擔不合理、職工就診限制多;就供給面來說,醫療設備違規經營,欠缺現代化管理,設備與衛生條件不完善,醫療品質良莠不齊,醫療機構存在「以藥養醫」現象,偽藥充斥。
如以醫療交流的角度來看,台灣民間醫療團體應該有相當意願要進駐大陸,因為大陸醫療市場不但規模大,對於台灣人來說還具有同文同種的文化與語言優勢,再加上工資原料與其他營運成本低廉、人才眾多,且目前台灣合作的上下游廠商已登陸投資。種種利多,讓許多台灣民間醫療團體陸續向大陸市場探路。
五年之內 醫藥市場倍增
Q:大陸醫療市場未來發展如何?
A:根據大陸200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大陸病人主動出院的原因,最主要為經濟困難,都會地區有45.72%、鄉村地區有60.50%病人為此而主動出院。這說明了大陸醫療市場其實有相當大的需求量,但在資源有限及經濟限制下,才造成多數病人無法持續就醫的狀況。
第四屆亞太地區醫藥產業會議估計,在2005年,中國的醫藥市場年收入將達到140億美元,到了2010年將達到240億美元,成為繼美國、日本、德國和法國之後的世界第五大醫藥市場。如此龐大的市場,自然成為國際醫療組織關注的目標。
蓄勢待發 等待登陸時機
Q:是否有計劃將諾貝爾的事業觸角延伸至大陸?
A:事實上,諾貝爾已一步一步開始進駐大陸市場的佈局,待政府法令通過,時機成熟,會將一部分經營重心轉移至大陸。目前以外資公司,及陸資公司兩種身份進駐上海,視局勢發展而定。
預計初期會漸進式地將諾貝爾在眼科醫療、美容醫療、生化科技及文教事業的專業推廣至大陸華北、華東、華南及東北,先以醫療技術面的服務為主,再發展相關產品。
多方交流 朝國際化邁進
在台灣經營醫療事業極有成就的張朝凱醫師,針對兩岸醫療學術交流的層面及現況侃侃道出自己的研究結果,對於自己身為兩岸醫療交流先驅者的角色,張醫師非常謙虛地表示:自己有機會為兩岸醫療交流做一點貢獻,是他的榮幸。目前仍在美國南卡大持續進修醫學博士學業的張朝凱醫師表示,醫療發展需要精益求精的專業,也需要國際觀的視野,而這也是他帶領諾貝爾集團前進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