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學長內信-精益求精,校運昌隆◄

回媒體專欄─雜誌專欄清單

70年畢業 張朝凱
採訪學弟 高逢駿 

離開建中母校屈指一算已經十六個年頭了,這十六年來,雖然完成了大學及研究所的學業,也因工作職務需求的關係,曾經在數個工作崗位上服務過,然而每每與朋友談起高中時代的黃金歲月,「建中人」的「名牌」往往讓我感到非常的自豪與自信,我深信這一百年來建中所培育出的情年才俊,不管是那一屆畢業,不論是在台灣那個角落或者是世界上那個國家,一定會和我有一樣的心情,歡欣鼓地迎接這難能可貴的「建中百年校慶」。 

我依稀記得剛到建中唸書時,校園中的自由風氣著實讓我大吃一驚,尤其對於我這位受高嚴格管教三年的「私立初中畢業生」,剛開始實在無法適應,其中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課堂中自由發言的熱絡及學校社團活動的活躍。我常想也許在建中求學的幾年中,影響了我往後在大學及國外研究所時多元化發展的觀念。「又會唸書又會玩」可能是很俗氣的說法,然而我認為隨著時代潮流的進步,目前國家社會最迫切需要的,應該是「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建中的在校生或校友不僅要會思考與記憶,更要有會柳析與創新的能力,尤其是要有「開創人生,服務人群」的觀念。我在美國唸研究所時,親身經歷了美國開放但多元化教育制度的洗禮,更堅信了我這個觀念,畢竟社會變遷得愈快,人的反應也要隨時更新。而團體合作的效應,絕對遠超過個人單打獨鬥的成果。我認為建中三年的教育,奠定了我往後思想行為多元化的模式,雖然我認為我個人的訓練仍有待加強與努力,但是我感謝建中母校帶給我的教育與影響。

當然,在建中求學的時代裡,也並不南每天都過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由於每位同學都經過激烈高中聯考的洗煉精挑細選出要的,課業上的競爭也時常讓我在考試時面臨了沉重的壓力。我還記得,高三第一次的模擬考,因大意而排名落在全班一半之後,讓我內心遭遇了很大的挫折感,甚至對自己的人生失去了信心。在暮然回心,那種感覺仍然很真實。然而在良師益友的扶持下,終於走過了高三那充滿挑戰的一年。但是這一年的歲月,卻強化了我在往後的求學偶工作生涯中,抱著「謙虛自處」「強中自有強中手」來待人接物的人生觀。我相信良性的競爭,才是人類積極向上的最佳原動力。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雖然是當年貼在就讀的三年八班兩邊牆上的標語,然而我卻能深刻體會到其周中的真諦,我深信這就是每一位建中校友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標。最後,我祝福母校在新的另一個一百年的出發點上,能「精益求精,校運昌隆」,對於所有在校生,我以一句「開創自我,服務人群」共勉之。 

(本文作者為台北博仁醫院眼科主任暨台北長虹聯合診所眼科部副院長-張朝凱)

回媒體專欄─雜誌專欄清單


版權所有/張朝凱 醫師 本網頁各鍊結標題及鍊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