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了老人家的「目賙霧霧」◄

回 媒體專欄─自由時報清單

六十八歲的王老先生被女兒帶來門診檢查時一直感到很不好意思,直說「這是老大人的毛病,目賙霧霧,囹仔人不知,大驚小怪,麻煩醫生歹勢阿」!聽王小姐說這一、二年來經常聽到王老先生抱怨東西看不太清楚,初初也以為是老人家年紀大了,老花眼鏡要換一換,只是這陸陸續續換了好幾支眼鏡,王老先生依舊說眼睛看不清楚,王小姐擔心是不是有其他毛病,所以就把王老先生帶來門診做仔細的檢查了。

檢查的結果的確如同王小姐所想的,並非只是簡單的老花眼,而是一種老年人經常會患有的眼科疾病「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雖然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但卻是輕忽不得的。在歐美地區,「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往往是失明的首要原因;而在台灣地區,於一九九一年的一項調查中,老年人失明的首因是白內障,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則緊追在後,名列第二。不僅如此,還有更可怕的是,歐美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雖為造成失明的首要因素,但其年齡平均為六十歲以上。而台灣人罹患「黃斑部病變」的平均年齡,已下降至四十五歲以上,這一群人現在仍是中生代相當有生產力的年紀,倘若眼睛的保健未受重視,眼睛的病變再持續下去,將來可能會對台灣的社會造成一大資源的浪費及損失。

「黃斑部的病變」我想一般人也很少聽說過;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黃斑部」的位置;黃斑部位於眼球後之正中心,是屬於視網膜中的一個特殊部位,因為此處含有黃色色素,所以被稱為黃斑部。通常我們將眼睛直視前方,光線透過眼角膜及水晶體,影像最後就是聚焦在視網膜的黃斑部上,如果說視網膜猶如相機之底片可以接受影像,那麼黃斑部便擁有能精確的替底片所接收的影像,辨識形狀、色度、及光亮的功能。因為黃斑部集中大部分的感光細胞(錐狀感覺細胞),所以有關於閱讀或做一些精細工作的視力皆須靠它,是視覺最敏銳的部位。若是一旦遭受傷害或破壞,視力會急速減退,影像的中心部會黑黑糢糊不清,就如同相片拍的不好一樣中心有一片糢糊的區域,而其他區域的影像雖仍清澈可見,暫不至於引起全盲,但卻會造成閱讀或近距離看東西的困擾,更無法辨識紅、藍、綠等三色,造成後天性的色盲。

一般引起「黃斑部病變」的真正原因仍不明,但根據生成原因可以發現,這與遺傳疾病、高度近視、眼球外傷、感染、免疫所引起之發炎反應,及老年性退化等皆有相關;其中又以老年性病變佔多數,但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其好發於中、老年人,故推測與年紀老化有關。另外,因為白種人罹患此症的機會遠較黃種人及黑人為高,所以也有人認為是因為白種人眼睛內較少黑色素,因此對外來光線的保護較少,長期受到紫外光線的傷害所致。不過無論「黃斑部病變」是何種原因所引起的,其病理變化大都可分為「視網膜脈絡膜萎縮」以及「滲出性黃斑退化」兩種,而國人90%以上是屬於後者的「滲出性變化」。在正常情況下,黃斑部與底下之脈絡膜會有一層具保護性的薄膜,由於上述某些「黃斑部病變」的成因,這些薄膜上產生了裂縫因而形成瘢疤,脈絡膜的新生血管,便經由這些裂縫長到結疤組織中;然而,這些新生血管特別脆弱,容易破裂且血液滲漏到黃斑部的下方,因而破壞黃斑部精細的組織,最後造成黃斑部的瘢疤,視力因而變得橫糊且看東西有扭曲的現象,妨礙中心的視力。

目前為止,黃斑部退化是無法痊癒的。使用"眼用雷射"或許可以阻止「滲出性黃斑退化」之擴散。然而,治療須在此病的早期才有效,若黃斑部病變只侵犯單一眼,則早期是很難被注意到的,特別是另一眼是正常時。若視力已受損,則低視能"助視器"通常可以改善視力。另外,將一些可放大影像的配備,裝設在眼鏡上,或是手持式放大鏡、望遠鏡、特製的電視機,皆為適用的助視器具。這些器具可由眼科醫師處方,或由低視能治療中心配戴。此外,所看的書本、報紙採用大字體印刷,閱讀及工作時加強照明也有助益。

不論是何種病變,黃斑部細胞變性的預防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強光直接刺激眼睛,外出時應配戴墨鏡,減少近視的產生或度數的增加,平常多食用有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如;A、C、E)食品,及控制血壓,不抽煙等亦有幫助。倘若您是上述所提:像高度近視、眼睛有受過傷、家族有此疾病史等等的高危險群,則需定期找眼科醫師做檢查,眼科醫師可藉由眼底鏡檢查、色覺檢查、或眼底螢光血管攝影檢查,來診斷黃斑部退化症,並與及早治療。

回 媒體專欄─自由時報清單


版權所有/張朝凱 醫師 本網頁各鍊結標題及鍊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