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疾啟示錄
孕婦眼睛天蠶變,懷孕時視力的變化
有五個月身孕的珊珊,今天照例依產檢日來到醫院婦產科門診,她發現近來只要戴上隱形眼鏡,眼睛就開始隱隱作痛,不得不趕緊將它拿下。她將此現象告知婦產科醫師,醫師在為其做完產檢後,將珊珊轉診至眼科,由眼科醫師做進一步詳細的檢查。
懷孕是女性一生中的大事,為了讓小寶貝有個舒適的環境生長,母體本身會有許多的改變,如內分泌、新陳代謝、血液、心臟血管及免疫功能等等,以迎接小寶貝的來臨。這些身體功能上的改變,也會對靈魂之窗造成生理上的影響。
根據研究指出,懷孕期間眼角膜的厚度平均增加約三%,且越到懷孕末期,角膜厚度增加越明顯。另一方面,角膜的敏感度在懷孕期間卻是降低的,這與角膜厚度的增加無關,但卻會影響角膜反射及保護眼球的功能,而這種現象,在生產後六至八週就可以恢復正常。角膜的弧度在懷孕期間也會有些改變,且在懷孕末期更明顯,根據研究報導,角膜弧度在懷孕期間會變得較陡,而使得屈光檢查有○•二五至一•二五屈光度的改變。正常的懷孕除了產生輕度屈光不正的現象外,看近物模糊,也是其中的一種情形。在懷孕後半段,因為頭部之靜脈血壓降低,所以眼壓也比較低,產後兩個月可回復原來的眼壓。有些孕婦會產生輕度眼皮下垂,產後也可改善。有些孕婦的眼皮色素會有增多的現象。
正常的眼睛有層淚液膜,覆蓋在角膜及結膜之前,其功能在保護眼球表面並有潤滑作用。這層膜由內而外又分為黏液素層、水液層及油脂層。最表層的油脂層,最主要的功能是延緩水液層的蒸發及增加淚液膜的表面張力。懷孕會影響淚液膜的質與量,在懷孕末期時,約有八十%的婦女淚液分泌量是減少的,這種現象主要是因水液層分泌不足所產生。由於結膜杯狀細胞受懷孕期間荷爾蒙的影響而減少,連帶的會導致黏液素層分泌減少,使得淚液的均勻分佈受破壞。
懷孕期間眼瞼的水腫會導致眼瞼易發炎,破壞油脂層的分泌,使得淚液膜中的水液層更易蒸發。所以淚液膜量的減少及質的穩定,容易造成乾眼的症狀。懷孕對眼睛結膜的影響是會使結膜的小血管痙攣及收縮,導致血流減少。而水晶體對水分的滲透度增加,會使得水晶體弧度變陡,若有近視的話,眼睛的近視度數會增加。若孕婦想換眼鏡,可在產後約一個月再驗配,如此才能有正確的度數。
現今女性為了漂亮或方便,大都使用隱形眼鏡取代一般眼鏡。在配戴隱形眼鏡前,眼科醫師都會給予詳細完整的檢查,特別是有無乾眼症的檢查或眼角膜弧度的測量。隱形眼鏡的種類可依個人需求及眼睛的狀況配戴,隱形眼鏡材質的選擇與眼睛的舒適有最直接的關連。不管平時有無症狀,淚水分泌減少和鏡片透視性不良的情形,都可能會因懷孕而更加嚴重,有些因此無法繼續配戴隱形眼鏡。因此建議孕婦,在懷孕時最好減少配戴,或暫時用一般眼鏡取代,以減少眼睛的負荷。
有些婦女在懷孕前,就已有一些疾病,例如:腫瘤、糖尿病性網膜病變等,懷孕可能使得原來疾病的病程改變。
網膜血管神經病變就是糖尿病對眼睛造成的影響。背景型糖尿病網膜病變只須定期做追蹤檢查即可,且懷孕婦女在產後,此種情況會自行改善。增殖型糖尿病網膜病變屬較嚴重的狀況,除了會產生結構異常的新生血管,也易造成玻璃體出血或因玻璃體剝離。因此,患有增殖型糖尿病網膜病變的孕婦,應儘早做雷射治療,才可避免產生嚴重的合併症。故想生寶寶的糖尿病婦女,應馬上做相關治療,以最佳身體狀態迎接新生命。
眼藥水的吸收是經由鼻淚管流到咽喉,透過黏膜的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若孕婦擔心使用眼藥對胎兒會有影響,可在點眼藥後按住眼睛內側的眼頭,以減少藥物的吸收。
懷孕時若有任何視力的變化,一定要儘早請眼科醫師檢查。尤其是本身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孕婦,更應隨時注意眼睛的變化。所以孕婦除了定期看婦產科醫師外,每二至三個月還應該看一次眼科醫師,定期主動眼睛檢查,才能早期預防並獲得適當的治療。
菸酒傷眼,
酒鬼、菸槍提早視茫茫
「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有很多人吃飯時,同時飲酒及吸菸,感到快樂似神仙般,但喝酒過度不但傷胃,也可能亂性或酒後駕車造成車禍等意外﹔長期飲酒過量則易引起腸胃出血及脂肪肝,除此之外,酒精中毒會造成全身神經障礙,甚至視力降低。慢性酒精中毒會造成體內營養失調,進一步引起視神經受損,視力會逐漸降低,改進的方式除節制飲酒之外,可由飲食中補充維生素B群,如酵母類製品。而影響視力最嚴重的莫過於喝來路不明的「假酒」,因「假酒」含有大量的甲醇,會於短時間內造成視網膜細胞壞死而導致視神經萎縮,若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常引起失明的後果,不可不謹慎。
「菸酒不分家」,喝酒時為何會想到菸,主要原因是酒精本身有麻痺神經作用,所以會誘發我們想抽菸的渴望。吸菸對人體的害處很多,吸菸除了會引起肺部疾病外,還會引起味覺失常、抑制消化腺分泌及消化道黏膜的抵抗力,影響消化吸收功能,若同時吸菸及喝酒,對身體的健康影響更加嚴重,因為酒精可以溶解香菸中的有毒物質及致癌物質,而被身體吸收。
長期大量吸菸的人,對視力也會有影響,香菸約含四千多種化學成份,其中有大部分都有害人體,香菸本身所含的物質首要為尼古丁,大量的尼古丁對我們身體所造成的影響有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基礎代謝率增加、癌症發生率增加,而對於眼睛的傷害,主要由於缺血或對於組織氧化的破壞所造成,舉凡對視力有嚴重傷害的疾病,如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或是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菸中毒性弱視等。
其中「菸中毒性弱視」常發生於老菸槍,此乃菸葉中含有微量的毒物,長期吸菸引起的慢性中毒。此病可使視力減退,視野檢查可見盲點中心注視部位,呈現橫向橢形圓行暗點,治療「菸中毒性弱視」,需要戒菸並給大量維他命B。
菸酒皆會影響視力,所以戒菸是當務之急,暍酒亦須節制不可過量,尤其莫喝來路不明的假酒,另外均衡的飲食,特別是維他命B群的補充都是護眼之道。
別小看了老人家的「目賙霧霧」
六十八歲的王老先生被女兒帶來門診檢查時一直感到很不好意思,直說「這是老大人的毛病,目賙霧霧,囝仔人不知,大驚小怪,麻煩醫生歹勢阿」!聽王小姐說這一、二年來經常聽到王老先生抱怨東西看不太清楚,起初也以為是老人家年紀大了,老花眼鏡要換一換,只是這陸陸續續換了好幾支眼鏡,王老先生依舊說眼睛看不清楚,王小姐擔心是不是有其他毛病,所以就把王老先生帶來門診做仔細的檢查了。
檢查的結果的確如同王小姐所想的,並非只是簡單的老花眼,而是一種老年人經常會患有的眼科疾病「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雖然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但卻是輕忽不得的。在歐美地區,「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往往是失明的首要原因;而在台灣地區,於一九九一年的一項調查中,老年人失明的首因是白內障,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則緊追在後,名列第二。不僅如此,還有更可怕的是,歐美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雖為造成失明的首要因素,但其年齡平均為六十歲以上。而台灣人罹患「黃斑部病變」的平均年齡,已下降至四十五歲以上,這一群人現在仍是中生代相當有生產力的年紀,倘若眼睛的保健未受重視,眼睛的病變再持續下去,將來可能會對台灣的社會造成一大資源的浪費及損失。
「黃斑部的病變」我想一般人也很少聽說過;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黃斑部」的位置;黃斑部位於眼球後之正中心,是屬於視網膜中的一個特殊部位,因為此處含有黃色色素,所以被稱為黃斑部。通常我們將眼睛直視前方,光線透過眼角膜及水晶體,影像最後就是聚焦在視網膜的黃斑部上,如果說視網膜猶如相機之底片可以接受影像,那麼黃斑部便擁有能精確的替底片所接收的影像,辨識形狀、色度、及光亮的功能。因為黃斑部集中大部分的感光細胞(錐狀感覺細胞),所以有關於閱讀或做一些精細工作的視力皆須靠它,是視覺最敏銳的部位。若是一旦遭受傷害或破壞,視力會急速減退,影像的中心部會黑黑模糊不清,就如同相片拍的不好一樣中心有一片模糊的區域,而其他區域的影像雖仍清澈可見,暫不至於引起全盲,但卻會造成閱讀或近距離看東西的困擾,更無法辨識紅、藍、綠等三色,造成後天性的色盲。
一般引起「黃斑部病變」的真正原因仍不明,但根據生成原因可以發現,這與遺傳疾病、高度近視、眼球外傷、感染、免疫所引起之發炎反應,及老年性退化等皆有相關;其中又以老年性病變佔多數,但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其好發於中、老年人,故推測與年紀老化有關。另外,因為白種人罹患此症的機會遠較黃種人及黑人為高,所以也有人認為是因為白種人眼睛內較少黑色素,因此對外來光線的保護較少,長期受到紫外光線的傷害所致。不過無論「黃斑部病變」是何種原因所引起的,其病理變化大都可分為「視網膜脈絡膜萎縮」以及「滲出性黃斑退化」兩種,而國人九十%以上是屬於後者的「滲出性變化」。在正常情況下,黃斑部與底下之脈絡膜會有一層具保護性的薄膜,由於上述某些「黃斑部病變」的成因,這些薄膜上產生了裂縫因而形成瘢疤,脈絡膜的新生血管,便經由這些裂縫長到結疤組織中;然而,這些新生血管特別脆弱,容易破裂且血液滲漏到黃斑部的下方,因而破壞黃斑部精細的組織,最後造成黃斑部的瘢疤,視力因而變得模糊且看東西有扭曲的現象,妨礙中心的視力。
目前為止,黃斑部退化是無法痊癒的。使用“眼用雷射”或許可以阻止「滲出性黃斑退化」之擴散。然而,治療須在此病的早期才有效,若黃斑部病變只侵犯單一眼,則早期是很難被注意到的,特別是另一眼是正常時。若視力已受損,則低視能“助視器”通常可以改善視力。另外,將一些可放大影像的配備,裝設在眼鏡上,或是手持式放大鏡、望遠鏡、特製的電視機,皆為適用的助視器具。這些器具可由眼科醫師處方,或由低視能治療中心配戴。此外,所看的書本、報紙採用大字體印刷,閱讀及工作時加強照明也有助益。
不論是何種病變,黃斑部細胞變性的預防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強光直接刺激眼睛,外出時應配戴墨鏡,減少近視的產生或度數的增加,平常多食用有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如:A、C、E)食品,及控制血壓,不抽菸等亦有幫助。倘若您是上述所提:像高度近視、眼睛有受過傷、家族有此疾病史等等的高危險群,則需定期找眼科醫師做檢查,眼科醫師可藉由眼底鏡檢查、色覺檢查或眼底螢光血管攝影檢查,來診斷黃斑部退化症,並予及早治療。
針眼熱敷照護,勿擠捏患處
人的眼瞼有許多睫毛及腺體,若是健康的眼瞼,其腺體的分泌及排泄皆正常,當腺體排泄受阻感染細染而發炎,就會形成腫塊。
麥粒腫是一種正常人眼皮都可能發生的眼皮腺體的炎症,俗稱針眼,台語叫做「目尖」。麥粒腫又亦分為內、外麥粒腫。外麥粒腫是Moll或Zeis腺體的發炎,此發炎常出現在眼瞼近睫毛處,稱為瞼睫炎,會造成這附近皮膚的紅、腫、熱、痛,而內麥粒腫是梅蓬氏瞼腺發炎,所有的年齡層皆可發生。
誘發麥粒腫之原因有三:一、眼睛過度勞累,造成眼睛周圍的眼輪肌收縮而把腺體之開口堵塞上;二、用不乾淨的手去揉擦眼睛,使細菌由腺體開口上侵入;三、與食物過敏有關,如海鮮。
其症狀為常沿著眼瞼邊緣,出現一個感染性的囊,當皮膚對葡萄球菌的抵抗力減弱時,會存在一段時間。開始時局部刺激感、發紅和腫脹,接著急性疼痛的膿包形成,從眼瞼「凸出」,通常在三至四天以後流膿。麥粒腫通常每次只侵犯一側之眼瞼,其對視力並沒有影響。
在麥粒腫之處置與護理方面,剛發生時,眼皮腫痛可採用冰敷方式並點消炎眼藥水,必要時醫師將開予口服抗生素,一般約在三至四天可消退﹔若腺體開口被堵塞,引起腺腫脹化膿,則需手術切開排膿。切勿以手擠捏患處,因會造成散佈感染,而熱敷是最好的照護方式,一天四次以清潔毛巾用溫水浸濕,閉眼後將毛巾置於眼瞼上,持續熱敷一至五分鐘,熱敷時應以不同皺褶面接觸眼部,避免細菌感染,熱敷前記得洗淨雙手。
霰粒腫則是由瞼板腺(麥氏腺)阻塞所致的慢性發炎脂性肉芽腫,其發生原因為麥氏腺阻塞後引起的異物反應,特徵是腺體無痛性的腫大,且外觀沒有發炎之現象。所產生之腫塊由眼皮可以摸到,或是將眼皮翻過來時,在眼瞼的結膜上可以看到腫塊。
大部分之霰粒腫是發生在眼瞼結膜處,如果不予以治療,一旦壓迫到角膜或眼球時會造成亂視,個案常會抱怨眼睛很疲倦、對光敏感及流淚等情形。
若霰粒腫很小且無症狀,則不需治療。治療方式可採用以下一種或合併兩種以上的方法:一、抗生素或類固醇眼藥水點眼,或局部病灶注射類固醇藥物。二、熱敷:以乾淨的毛巾浸在熱水中,要閉著眼睛熱敷,每天四次,每次十五分鐘,促進血管擴張助於吸收。三、按摩擠壓腫塊部位,使腺體分泌物推擠出來。四、手術切開排膿或將腫塊切除。切勿使用未經消毒的針去挑,以免細菌感染。
霰粒腫之預防則與個人體質有關,如皮膚特別油膩的人就比較容易發生,但若是霰粒腫一直在同一部位復發,而病灶區的睫毛也脫落的話,則要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確定是否為惡性腫瘤。預防方法有:一、平常多注意眼睛清潔。二、不要使眼睛,過度疲勞。
為什麼老是紅眼睛?
結膜發炎稱為結膜炎,.是西半球最常見的眼疾。正常的眼睛,在眼白外有一層透明的膜蓋住,這層膜就是結膜,它可產生黏液,用來蓋住並潤滑眼球表面。正常的結膜含有微小血管,當發炎或異物刺激都將使微血管變得粗大充血,而有所謂紅眼睛現象。
結膜炎通常是外因性的,主要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但也有內因性炎症,或因過敏、化學刺激、黴菌或寄生蟲感染所致的。
結膜炎之症狀有可見之眼白發紅、腫脹以及流淚,如果波及角膜,會出現疼痛。如果結膜炎與過敏有關,就會癢。眼分泌物的量和性質,依致病菌的不同而有差異。
結膜炎之治療,依原因而有所不同。波及角膜時,可能出現畏光,戴墨鏡會減輕不適。處置可能包括:(1)特殊的殺菌劑;(2)眼睛沖洗;(3)濕毛巾熱敷;(4)眼藥水或藥膏。
而結膜炎之預防之道為:(1)不要和人共用毛巾、手帕、眼部化妝水及眼藥水;(2)每六個月或眼部有感染時,需換掉眼部的化妝品;(3)勿重複使用隱形眼鏡清洗液,要立即送消毒,且佩戴之前必須洗淨雙手;(4)常洗手;(5)避免接觸過敏原;(6)工作時會接觸化學品或化學氣體時須戴護目鏡;(7)若已得結膜炎,避免接觸患眼後再觸摸別人。
眼睛為靈魂之窗,雖然慢性結膜炎不會導致失明,但不易治療。唯有充足的睡眠、濕毛巾熱敷、避免油炸及刺激的食物、保持均衡飲食及多洗手,並避免過敏原及有害的環境,才是最佳預防之道。
誰知「眼結石」,「粒粒」皆痛苦
在一個看門診的午後,匆匆忙忙的跑進了一位先生,捂著眼睛看似十分慌張;他急促的說:「醫師,我眼睛不曉得是什麼東西跑進去了,突然間好痛喔!我吹也吹過、用水沖也沖過了,可是還是痛到眼睛張不開。」在經檢查後原來這位先生得到的是很多人都曾有過的「結膜結石」,而他覺得有東西跑進去的此種異物感,也只是結膜結石穿出了結膜,在角膜上摩擦所引起的異物感、癢或痛的感覺,而並非真有東西跑進了眼睛裡。「結膜結石?」「眼睛也會長結石?」「為什麼眼睛內會長結石?」這位先生在聽到結果後滿臉疑惑並充滿了疑問。
的確,一般人對於結石的印象都認為結石只長在肝膽、腎臟、輸尿管等地方,一聽到「結膜結石」都是一臉的狐疑,不明白為何結石會長到眼睛內。其實「結膜結石」跟一般的臟器內結石是不同的,因為結膜的結石並沒有含「鈣」的成分在裡面,這些結石通常只是眼睛內一些脫落的碎片,混合著黏液的分泌物形成了一些透明狀的結膜凝塊或凝結物,聚集在上皮細胞底下的固有層;因此有時我們翻開眼皮便可見到一些黃白色的小點,這就是所謂的「結膜結石」了。而「結膜結石」的主要形成因素,是眼睛受到了慢性刺激例如:經常在外工作或是住在風沙較多的地方(臨海地區)、隱形眼鏡族、睫毛易掉的人,這些人經常都會有風沙或異物刺激眼睛;另外,慢性結膜發炎、砂眼、乾眼症的患者,甚至長期點某些眼藥水者,也都十分容易有「結膜結石」的產生,但最主要仍好發於老年人及經常在外奔波受風吹日曬的人。
由於環境的日趨惡化,刺激物質也越來越多,相對的有結膜結石的人與日俱增。在台灣的眼科門診患者中,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可以發現有結膜結石,但僅有百分之七的人會有症狀產生;所幸大多數的人是沒有症狀的,這些沒有症狀的結石,大可不用理它,過度的處理反倒會使結膜形成結疤,造成結膜表面不平,有時反而會持續有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只需定期追蹤即可。至於真正比較大的結石或是比較表淺已產生症狀的結膜結石,則需要求助眼科醫師來處理,一般可用局部眼藥水解決其症狀,或點個麻藥再用針頭將結石挑掉即可。但有時有一些突出結膜外的小結石,其實埋在結膜底下的卻是一大片融合的結石,挑掉後會有較大的傷口,此時則需遵照醫師指定用藥及定期複診。
要預防結膜結石的發生,最重要的是避免結膜受到刺激及預防結膜發炎,若有眼疾便要確實治療,勿自行點眼藥水或任意處理;隱形眼鏡族則要注意隱形眼鏡的清洗及消毒,並定期檢查眼睛。至於經常會在外受風沙刺激的人,在外出時最好能配戴保護眼睛的眼鏡,避免風沙直接吹入眼睛。倘若一旦發現結膜上有結石,在無症狀出現之前勿過於驚慌,這只是眼睛的一種警訊,提醒您該注意眼睛結膜的健康保養了,除了加強上述所提到的預防之道外,並應定期做好眼睛的檢查,如此便可以避免「粒粒在目」的痛苦了。
夏風吹又生- 砂眼的預防
王小弟弟因為近日來經常揉著眼睛說眼睛不舒服,仔細一看眼睛還紅紅腫腫的,於是王太太立即帶王小弟來門診檢查,當王太太得知王小弟弟眼睛的毛病是「砂眼」時,臉上立即出現了驚訝的表情,懷疑著這幾乎是快要沒見過的疾病怎麼會又出現在自己兒子的身上。
的確,砂眼在十幾二十年前是十分流行的,世界衛生組織一直致力於消滅世界各地的砂眼,當時的小學生每到夏天便會有一些衛生單位到學校替學生們做砂眼的檢查,並做一些宣導教育。隨著衛生防治工作對砂眼宣導與預防的重視,這幾年來,砂眼的病例的確日趨下降,但相對的人們也開始輕忽了預防砂眼的重要性,然而,隨著季節一步步的邁入了盛夏,許多接觸性的傳染疾病也活絡了起來,砂眼的細菌亦不例外的會在這盛夏插上一腳,引起眼部的毛病,為了不讓自己的眼睛出現問題,也不讓砂眼的細菌伺機而起,砂眼的保健預防仍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砂眼至今仍是未開發國家的人民,失明最主要的原因,全世界目前仍有四億的砂眼人口,主要分佈於非洲、中東、印度、及東南亞國家地區。砂眼是已知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疾;廣義而言,砂眼可算是一種慢性結膜炎。它的病原體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砂眼披衣菌」,可由接觸而傳染,也會引起大流行,其症狀通常是眼睛會癢,並且會有充血的現象;不過這些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重大的痛苦和不適,所以砂眼便往往遭到患者的忽略,而不知不覺的使病原潛伏在眼內。「砂眼披衣菌」最喜歡感染結膜細胞,引起結膜發炎,使得原本平滑的結膜長出很多小小細砂般的顆粒,故稱為砂眼。
「砂眼披衣菌」進入眼睛以後,在結膜及角膜上皮細胞生長繁殖,進而使結膜充血。砂眼初期的症狀和細菌性結膜炎相似,因為角膜上皮細胞受侵犯所以會有流淚、畏光、疼痛、分泌物,偶而眼瞼會有水腫的現象、結膜充血。砂眼一般都是在上眼皮較嚴重,嚴重的瘢痕可深達上眼板,而引起角膜上皮細胞發炎,產生角膜血管翳、結膜病灶處便開始結疤,這結膜瘢痕化的結果各種併發症就因應而來了,如:眼瞼內翻、睫毛亂生、睫毛倒插、角膜混濁、眼球結膜黏連、淚囊炎、乾眼症等等,導致視力減退或失明。砂眼的潛伏期為五│十四天,嬰兒或小孩發病較慢,且較能痊癒,併發症極少;大人則可能早期即有併發症產生。如果身體狀況好,衛生習慣好,並不會引起很大的症狀,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患有砂眼,但對視力卻一直沒有影響。早期砂眼的診斷並不容易。需要借助特殊儀器及多年臨床經驗才能正確的診斷。對於砂眼的治療應及早發現再對症下藥,因此當您發現有上述砂眼症狀時,便應找眼科醫師加以診治。通常治療砂眼以藥物最為有效,如抗生素藥膏,一日點一次,連續點上六至八星期,當可收效,同時為預防再發,可用間歇治療方式,及每隔一段時間,可在使用藥膏,來預防砂眼傳染。砂眼的治療必須持久而連續方可痊癒。
砂眼的預防及治療極為重要,其防治方法首重公共衛生,預防接觸傳染的方法有:一、常洗手、不用公共毛巾、臉盆。二、不隨意揉擦眼晴,隨時保持手的乾淨。三、不在風沙大的場所工作。四、不要接觸砂眼患者接觸過的東西。五、及早發現、及時治療。砂眼雖是小毛病,但如果不加以治療,最大的影響是:(1)容易傳染給他人,造成更多的砂眼患者。(2)經年不治療,會造成結膜結疤、角膜病變、眼瞼變形、而引起視力障礙。一旦感染砂眼早日治療可以將傷害降至最低,儘量避免因砂眼而引起的後遺症。
紅眼睛的大事件- 葡萄膜炎
「妳這可不是普通的結膜炎喔!」我想這應出乎王小姐的意料之外吧!她的眼睛紅了二、三個星期了,原以為是配戴隱形眼鏡,未注意清潔而感染結膜炎,便買了瓶藥水點,只是二、三個星期過去了,眼睛依然紅的像兔子,才到門診就醫。「妳患的是葡萄膜炎」,「那是什麼啊?聽都沒聽過」。
葡萄膜炎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個陌生的名詞,因為它並不常見。不過一旦發炎了,便可能造成視力減退及一些可怕的合併症。葡萄膜是夾在鞏膜(眼球最外層一眼白)與視網膜(眼球最內層)之間的中間層,因為外觀看去像是個去了皮後的葡萄,故稱之為葡萄膜層。葡萄膜襯著眼球中許多重要的組織,且內含有豐富的血管以供給眼球營養;倘若發炎會影響角膜、視網膜、鞏膜、視神經等,故遠較其他常見的眼球外層發炎(如結膜炎、角膜炎)還嚴重。
三種類型的發炎
葡萄膜又可分為虹彩、睫狀體及脈絡膜三部分;當發炎的葡萄膜位在眼前部的虹彩,就稱為「虹彩炎」;如果發生在眼球中間部位,侵犯到睫狀體,就稱為「睫狀體炎」;如發炎的部位在眼球後部的脈絡膜,則稱為「脈絡膜炎」。不同的發炎部位會有不同的症狀及不同的治療方式。前葡萄膜炎(虹彩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且症狀表現差異很大,由紅眼、疼痛、畏光之急性發作,至無症狀之慢性發炎皆有可能。中部葡萄膜炎(臆狀體炎),好發於四十歲以下之成年人,八十%為兩側,其症狀多為飛蚊症,若合併黃斑部水腫則視力會下降。後部葡萄膜炎典型症狀為視力模糊、飛蚊症及視野出現缺陷或暗點。由於葡萄膜炎不容易斷根,故頻頻的復發常會導致視力的衰退。
發炎成因及其併發症
葡萄膜炎的病因,可以有許多因素引起,像濾過性病毒、黴菌或寄生蟲,但多數的成因是未明的。葡萄膜炎也可能與身體其它部位的疾病相關連,如關節炎、尿道炎、貝西氏症、原田氏病的病患,都易見發生葡萄膜炎。此外,眼睛在受傷後或接受手術有傷及葡萄膜時,若在二星期到三個月(甚至十年)之間,另一眼便發生葡萄膜炎的情形,我們稱之為「交感性眼炎」。這也是葡萄膜炎的一種,此發生率雖然極低,但一旦發生其病程會很長且預後十分堪慮。
雖然葡萄膜炎不常發生,但卻不代表可以忽視,因為其所引發的許多併發症是相當駭人的,例如:眼內發炎及使用類固醇治療所造成的白內障、慢性發炎所造成眼睛前房隅角阻塞而造成的青光眼、玻璃體混濁等皆會使視力下降。另外,發生葡萄膜炎的眼睛經常合併黃斑部水腫,若長期水腫會使病人視力嚴重受損。還有一部分後部葡萄膜炎可能引起視網膜剝離,若沒有早期發現及治療,常導致永久的視力喪失。
因為葡萄膜炎對眼睛視力影響很大,除了要早期處理之外,還需正確的治療才行,勿以為只是「紅眼睛」,而忽略了找合格的眼科醫師做徹底的檢查及治療。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這句話雖是老生常談,卻是最能一語道破眼睛的重要性,各種眼疾的症狀經常有相似之處,而相同的症狀其背後所隱藏的疾病嚴重度卻是可大可小,所以千萬別輕忽了您眼睛所發出的每一項警訊,才不會釀成「髮未蒼蒼而眼已茫茫」的悲劇。
過敏性結膜炎
當王太太帶著王小妹妹到門診就診時,王小妹妹仍不停的揉著眼睛、哭鬧不休。王太太說王小妹妹從小就是一個過敏兒,因為前一陣子接二連三幾個颱風,使得天氣反覆不定,時冷時熱,所以王小妹妹已經又喘又咳了好幾天,而且一不舒服就會開始揉眼睛,一揉眼睛就會又紅又腫,還會哭著說眼睛癢。王太太聽同樣有過敏兒的張太太說,這可能是過敏性結膜炎,處理不好還有可能使眼睛受傷,這才趕快帶王小妹妹找眼科醫師治療。
的確,原本豔陽高照的好天氣漸漸變涼,一些好發在季節變換時的過敏性疾病,此時便陸陸續續登場,王小妹妹所罹患的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就是過敏性眼疾中最常見的一種。
因其好發夏末秋初、牧草和雜草叢生的交替時節,故稱之為季節性。主要的過敏原因,是對空氣中所傳播的某些特定過敏原產生反應,其中最常見的是花粉類。
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的臨床症狀,包括紅眼、癢、流淚、灼熱感、些許的水樣分泌物、結膜呈粉或牛奶色、眼皮從微腫到相當腫都有。與一般感染性結膜炎不同的,則程度上並沒有感染性結膜炎嚴重。
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所產生的症狀在過敏的季節裡會時好時壞,反反覆覆發作,若症狀輕微或中度的,一般不需要求醫診治,隨著季節的改變就會好轉。但重一點也可能像王小妹妹一樣,極度不舒服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這時就得趕緊找眼科醫師診治了。
要治療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最主要就是要找出過敏的來源,並且避免接觸這些過敏原,因為這些過敏原一旦進入眼睛,便會使一種稱為肥胖細胞的東西釋放出組織胺,而這些組織胺就是產生眼睛紅、腫、癢等不舒服症狀的元凶。
所以有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的患者,可以在季節變換之前先點一些安定肥胖細胞的藥水,來預防過敏反應的發生。若過敏反應已經發生了,急性期時可先冰敷及用人工淚液或生理食鹽水來沖洗眼睛,以減輕症狀,千萬不可以直揉眼睛,以免招來細菌的侵入,使眼睛紅腫、流膿,甚至失明。
若症狀較為嚴重者,可能需要用到眼科醫師開立的抗組織胺及去充血的眼藥水,或是非類固醇抗發炎眼藥,更重的可能就要用到類固醇的眼藥了。不過要提醒的是,類固醇眼藥是不可以長期使用的,在過敏症狀有改善後就要逐漸減量或停藥,以免反倒造成青光眼的問題。
治療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用抗過敏眼藥水治療外,患者本身的預防工作也很重要。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眼睛碰觸;像是不要和別人共用眼部的化妝品、眼藥水、毛巾、手帕等,以及每六個月或是眼睛發生感染後,就換掉眼部的化妝品。平時若有配戴隱形眼鏡,配戴前須洗淨雙手,要馬上送去消毒,且千萬不要重複使用隱形眼鏡清洗液等,都是避免眼睛刺激的好方法。另外,在過敏的季節或空氣污染嚴重時,最好啟動冷氣機來過濾車中或家中的空氣,並儘量關上家中的門、窗,以避免接觸污濁的空氣。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雖然並不易根治,但只要耐心與醫師合作,並細心做好預防工作,還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沙塵暴與過敏性結膜炎
環保署在連續發布沙塵暴警訊,全省空氣品質惡化,氣象局也提醒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和氣喘的患者在沙塵暴來襲時避免外出;事實上,沙塵暴不但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當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太高時,也容易導致咳嗽、眼澀或喉嚨癢等過敏症狀,尤其沙塵暴發生頻繁的季節是在春季,也正是過敏好發的季節,臨床上最常見的眼科病症就是過敏性結膜炎。
沙塵暴是沙漠區的特殊氣候現象,常發生於冬末春季,因為此時沙漠地區的土壤解凍,表土較鬆軟,加上早晚溫差極大,形成強風,空氣中挾帶大量塵土,懸浮微粒濃度急速增加,沙塵暴向外傳送到數千公里外的地區,影響全球氣候和空氣品質,根據美國衛星照片發現,大陸的沙塵暴可以在七天內,從華北傳送到美國西岸。台灣地區雖然不是大陸沙塵暴傳送的主要地區,但可能造成大規模空氣品質惡化,過去甚至曾經形成泥雨現象。
懸浮微粒依性狀與生成原因不同,可分為粉塵(dust)、煙(smoke)、燻煙(fume)、霧滴(mist)等化學性有害物質,以及濾過性病毒、細菌、花粉之類的生物性有害物質,經呼吸作用或循環系統進入人體,輕則影響視線,對眼、耳、口、鼻的黏膜造成刺激作用,若是長期性的職業或環境暴露,則沈積於支氣管或肺泡,造成呼吸道疾病,這類職業病以塵肺症最為常見,近來也有研究認為,寺廟中的懸浮微粒可能是導致國內女性罹患肺炎的原因之一。
沙漠地區的粉塵為地球中懸浮粒子的主要來源,根據研究,單是撒哈拉沙漠的粉塵就占了全球大氣中二十五%的懸浮微粒量,由於這些懸浮微粒對顏面五官的黏膜部位是刺激源或過敏原,所以當沙塵暴發生、空氣品質惡化時,就容易引發過敏性結膜炎,加上二至五月是中國大陸沙塵暴發生頻率最密集的時期,此時恰好也是動物毛皮換生、春暖花開的季節,環境中充斥著動物毛皮屑、花粉、黴菌、塵奏旦L敏原,因此最近門診湧入不少患者抱怨眼睛發癢、發紅、水腫、畏光、流淚、異物感、分泌物增加,大多是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作祟。
過敏性結膜炎依原因還可分為急性過敏性結膜炎、亞急性過敏性結膜炎、慢性過敏性結膜炎、春季角膜炎、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結膜炎、巨乳突狀結膜炎和葡萄球菌眼瞼結膜炎等類型,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和慢性過敏性結膜炎是最常見的過敏性眼疾。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空氣品質惡化,近年來慢性過敏性結膜炎有持續增多的趨勢,最近在沙塵暴和季節性雙重因素下,這類病人也是近來眼科門診中就醫的主要族群之一,然而,由於慢性過敏性結膜炎容易因過敏原刺激而反覆發作,許多因覺得症狀不太嚴重而自行買眼藥水點用,如果長期不當使用類固醇眼藥水,可能種下青光眼的因子,不得不慎。
過敏性結膜炎除了以抗過敏眼藥水治療外,患者本身的預防工作也很重要,例如避免揉眼,減少不必要的眼睛碰觸;不要和別人共用眼部的化妝品、眼藥水、毛巾、手帕等;每六個月或是眼睛發生感染後,就換掉眼部的化妝品;平時若有配戴隱形眼鏡,配戴前須洗淨雙手,且千萬不要重複使用隱形眼鏡清洗液等,都是避免眼睛刺激的好方法。另外,在過敏好發的季節不妨使用空氣過瀘器,尤其是空氣品質惡化時,最好避免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在空曠處或懸浮微粒濃度高的地區最好配戴護目鏡。下次,當沙塵暴再度發生時,你該知道如何免於過敏生結膜炎的困擾!
小心眼睛的飛來橫禍
「你右眼的角膜受損的很厲害,難怪會這麼痛」。剛看到王先生時他的神情十分痛苦,眼角還不停的溢出眼淚,我立即為他點了麻藥後檢查,發現他的右眼角膜已有一大片的損傷。王先生說:「幾天前他騎機車外出工作,突然間感覺有東西跑進眼睛裡,原先並不以為意,眨一眨、揉一揉眼睛也就沒事了,不過到了晚上眼睛就開始感覺有點怪怪的,看東西也有些模模糊糊的感覺,尤其是燈光周圍都會有一片刺眼的光暈,而且右眼一直在流眼淚;原以為只是太累睡一覺起來應該就會沒事,只是沒想到今早一睜開眼睛,眼前竟是白茫茫的一片,而且只要眼球一動就會痛,而且是越來越痛。」
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有過異物跑進眼睛裡的經驗,此時只需要緊閉眼睛或眨一眨眼,大多數的異物都會隨眼淚一起流出,幸運的是這些異物通常是一些灰塵、微粒或是眼睫毛,並不需要太擔心。只不過仍有一些人會遇到像王先生一樣的問題,也許是不當的處理侵入眼睛內的異物,或是有些異物無法隨著淚水被排出而積留在眼睛裡,在每一次眼瞼的活動中,都可能會造成角膜表皮的磨損;而角膜在眼睛結構中是最重要的一個組織,所有會影響角膜的疾病均會使視力減弱,這些磨損的傷口再加上不潔的異物,十分容易使角膜遭到細菌、黴菌或濾過性病毒的感染,一旦角膜感染最常伴隨而來的是角膜潰瘍的發生,再嚴重一點的還可能引起眼球破裂,並不是一個可以被忽略的問題。靈魂之窗的眼睛,可以告訴我們週遭環境的變化,是我們生活在彩色世界裡的橋樑,但亦因為它構造上的複雜及脆弱,導致其容易受到感染及損傷的特性;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謹慎小心的處理眼睛的問題,以下就列出幾點保護眼睛受到異物損害的好方法以供參考:
一、保護眼睛:
1.當進行任何對眼睛可能構成傷害的工作時,應配戴專用的護目鏡。像是:使用電動工具或是使用家居清潔劑,尤其是有粉末狀的物品時,更需配戴護目鏡或眼鏡,以防有害物質濺進眼內。
2.騎乘機車時,安全帽的選擇最好帶有護目罩的那種,若是沒有也應帶一般的眼鏡以防止迎面的風沙進入眼睛。尤其是冬天要到了,風沙量是越來越大更需要特別保護。
二、當異物飛入眼睛內時的緊急處理:
1.絕對不可用手搓揉眼睛以免角膜受傷,只要緊閉眼睛,眨眼,大多數的異物都會隨眼淚一起流出。另外可閉著眼睛輕壓上眼瞼外側,淚腺將會因為受到刺激而分泌出更多眼淚。
2.若眼異物排出有困難,可不斷眨眼用清水沖洗。若異物藏於下眼瞼內,可以輕輕拉起下眼瞼的皮膚,用清水沖出異物或用棉花棒沾濕輕輕移除異物;若在上眼瞼亦可使用同樣的方法。如不奏效,應立即求醫。若異物未能輕易清除,特別是當異物附在角膜位置(覆蓋眼睛顏色部分的透明體),千萬不要強行清除,應原封不動保留刺進的異物,用紗布蓋住眼睛立刻前往眼科就醫,否則會弄傷眼睛。
3.若是化學藥品或油等液體侵入眼睛時,應讓患者側臥,再提水壺等容器輕輕地用冷水沖洗眼睛,沖洗時需注意不要讓水流入另一個眼睛,並仔細沖洗十分鐘以上。
最後仍要提醒大家一點,當任何時候發現眼睛有紅、痛、溢淚(流眼淚)、熱、怕光、眼睛分泌物多及視力漸漸模糊等現象,千萬不要以為休息一下就會好,就應立即尋求眼科醫師的診治,以免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時就後悔莫及。
新生兒的眼疾殺手- 淋病性結膜炎
許多疾病的產生就是一時的率「性」而為所引起,不僅使本身受害頗深,更可能將疾病傳染給無辜的下一代,賠上了寶寶的眼睛,更嚴重的會賠上寶寶剛出生燦爛的生命。淋病雙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就是其中一種最嚴重、最厲害的感染性細菌,是從前導致兒童失明最常見的原因,如今因為眼藥膏的發明已罕為所見,但由於其殺傷力太強,站在眼科醫師的立場仍不敢輕忽。
一般新生兒感染淋病雙球菌的原因,不像梅毒、愛滋病一樣是懷孕中透過血液感染而致,所以當媽媽感染到淋病雙球菌時,寶寶在媽媽體內仍算安全。至於何時最危險呢!危險的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寶寶必須經過媽媽的產道分娩出,此時寶寶十分容易被已感染到淋病的母親體內分泌物所污染,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感染到眼部。
淋病雙球菌一旦感染到眼部,便會引起「特急性」化膿性結膜炎;也就是說會在三十六│四十八小時之內,就有眼睛紅腫,結膜潮紅並且有膿狀的液體分泌物會大量分泌出來,不但會使結膜發炎很厲害,若沒有馬上治療,很快的連角膜上皮細胞也會被穿透造成潰瘍甚至穿孔,最後會甚至會因眼內炎而終將失明。
所以要及早治療才能挽救視力,以前在嬰兒出生後,都會立即給予一%硝酸銀滴劑以預防此病的發生,現今一般臨床上都是給予抗生素藥膏來對抗淋病雙球菌,原則上只要確實在出生後立即塗抹眼藥膏在眼瞼內,效果都還不錯。
一旦發現淋病就要積極治療,如此可以使新生兒眼部受淋病感染的機率減少到最低程度,眼科醫師也能在寶寶出生的第一時間內就給予治療與照護。另外,以下亦提供幾個預防寶寶感染的方法以供參考:
一、淋病性結膜炎是接觸傳染性疾病,只要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及洗手,可完全預防。
二、如果一眼已經發生淋病性結膜炎,應立即請教眼科醫師尋求治療,並配合眼科醫師,設法保護另一隻健康的眼睛,避免其交互感染亦避免傳染給他人。
三、為了預防新生兒淋病性眼炎,必須強調產前檢查的重要,如孕婦發現有淋病感染時,必須盡早採取徹底治療,以減低在生產時新生兒感染的危險。
四、已患淋病的產婦應注意清潔,避免用不潔的手或毛巾為新生兒洗臉。
五、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從事性行為之前,千萬不可率性而為,要審慎思考,以免造成「小不忍則亂大『眸』」的遺憾。
唯有完整無暇的底片,才能照出鮮活的世界
還記得孩提時代,「近視」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每一學期的演講比賽裡總會有「如何保護眼睛」這個題目。但隨著國家進步的腳步越走越快「近視」似乎是在每一個文明國家都普遍存在著,所以大多數人雖然都受近視的困擾,但已經越來越少人在提及這個問題了。直到前陣子有位先生因高度近視引發視網膜剝離,這個快被大夥所遺忘的話題又再度被喚醒。也因此,我的門診病患中開始湧入一些高度近視的人,擔心自己也會是「視網膜剝離症」的患者;的確「視網膜剝離」在近視六百度以上者,罹患率高達百分之一,面對近年來國人近視人口遽增的情況下,致病的可能性相對的提高,真的是不得不提醒大家提高警覺。然而「視網膜剝離」不僅是高度近視者的專利,在很多情況下正常人也都有可能發生,是任何人都必須瞭解的疾病。
視網膜為眼球最內(眼球後壁)一個薄而纖細的感覺組織層,是眼球實質上感受光影與色彩的組織;視網膜對眼部組織的重要性,就如同相機中的「底片」一樣,負責將看到的影像忠實呈現,但底片取得容易又便宜可以隨時更換,而視網膜卻非常珍貴且無可替換。視網膜的內部結構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內側是視網膜感覺層,外側是視網膜色素上皮層;這兩層本應緊密黏合,靠外側上皮層的脈絡膜供應營養;但若不幸分離,病人視力將急遽下滑,同時感覺層視網膜就會失去大部分的營養供應而機能退化,視網膜的功能就完全喪失,在數月之中,可能會有失明之虞,這種現象我們稱為視網膜剝離。
根據產生剝離的成因,可將其分為裂孔性、牽扯性、及漿液性視網膜剝離三種。一般所見視網膜剝離以裂孔性為多,大部分發生於高度近視、眼球外傷、糖尿病以及接受過眼內手術的患者,有些則是家族遺傳;形成的原因可比喻成壁紙有裂孔而水份由壁紙及牆壁間滲入,於是整層壁紙都隨之而剝落,必須儘快手術治療。牽扯性視網膜剝離,可單獨產生或與裂孔性視網膜剝離一起發生,常發生於視網膜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患者,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視網膜或玻璃體的牽扯所造成,因此在視網膜血管病變的病人應儘早以雷射治療,可預防此類牽扯性視網膜剝離的發生。漿液性視網膜剝離,好發於三、四十歲男性,需長時間耗用眼力或工作壓力大者,也可發生在脈絡膜腫瘤或葡萄膜炎的患者身上,較為罕見;若是屬於這些高危險群的患者,平時應注意一些視網膜剝離的現象。
由於視網膜本身未有感覺神經的存在,所以視網膜剝離在早期發生時不痛不癢,但仍有跡可尋,一般首先會看到一大片黑影,或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並有視力減退或色調改變的現象,有些人還會「看到」一些前驅徵兆,例如:看到黑點、黑影或眼前突現閃光數秒鐘,即使眼睛閉起來時也會感覺得到。而這些早期所發生的黑點、黑影現象,常常會被人們當作飛蚊症所忽視,因為這些症狀大多數都在數天內會消失,所以有時候以為這樣就沒事了,等到了晚期視野開始,慢慢缺損而導致完全失明後,已延誤了治療的時機,後悔都來不及。因此有上述各種症狀的人,最好趕快找專科訓練的眼科醫師,徹底檢查「眼底」,特別是六百度以上的大近視族,一旦發現視力急遽減退或視覺產生異常變化,即應儘速就醫,並且至少每半年定期回診一次,平日生活上亦應避免劇烈運動、撞擊、儘量少做搖頭、彎腰的活動、避免便秘而用力解便,如此才能防範於未然。由於現今醫療手術的進步,治療的效果要比以往好了許多,故若醫師已發現有視網膜周邊退化,甚至已有視網膜裂孔時,就一定要接受預防性的雷射治療,若一直延誤就醫,產生了玻璃體與視網膜間纖維的反應時,不僅增加手術困難度,對於術後視力的恢復也將大打折扣。
一樣的看不清楚,有不一樣的問題
「老人病,沒什麼大不了!」陳先生長久以來都有看東西看不清楚的問題,因為年紀已過半百,所以一直以為是老花眼在作怪,只不過老花眼鏡已配換好幾支,怎麼每一支都帶沒多久就看不清楚呢?幾經考慮之後,還是在子女的陪同下至門診來作檢查,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得了白內障。
王小姐十八歲正值青春年華,對於自己看不清楚東西的問題,一直以為是近視的關係。不過,因為近視戴眼鏡會影響美觀,所以到一般眼鏡行配戴了隱形眼鏡。只是儘管自己如何的清洗隱形眼鏡,卻仍然像以前一樣看不清楚東西。在父母的建議下到眼科門診就醫,才知道她的眼睛根本沒問題,而是腦瘤壓迫到了視神經。
類似以上的二個例子在門診很常見。大多數的人對視力狀況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眼睛看不清楚、視力模糊就是近視或是老花造成的。於是往往沒有經過詳細的檢查,就直接私下配戴眼鏡,也因此常常錯過治療的好時機。其實只要是接受影像的眼球(眼睛)、傳導視覺的視神經或解釋影像的大腦皮質,這整條視覺路徑的任何一處受到傷害或壓迫,都會造成視力模糊或視力不良的結果。然而,雖然一樣都是看不清楚,但是依照看不清楚的時間、範圍、型態的不同,其所表示的疾病就可能大大不同。
因此找出真正造成視力不良的原因,才是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忽略「看不清楚」這一個普遍又簡單的症狀,以下有一些常見的眼科疾病,都同樣擁有視力模糊的症狀,只是其視力模糊的表現型態不同,可供分辨疾病時參考。
總而言之,當你發現視力模糊、看不清楚或覺得有任何不對勁時,都應該找合格眼科醫師作檢查。如果需要配戴眼鏡,也應該由眼科醫師檢查、驗光後再配戴,才能確保眼睛的健康。對於「看不清楚」這個症狀,如果您只希望吃明目丸或使用眼睛按摩器等,就能改善症狀的話,千萬要三思而後行,因為這些都有可能延誤病情,眼睛既然是人的靈魂之窗便需多加愛惜不可稍有疏忽,不是嗎?
疾 病 症 狀
近 視 因眼軸過長或角膜弧度過大,造成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而 使遠距離的視力模糊,看近距離的事物才可看得清楚。
遠 視 剛好與近視相反,因眼軸過短或角膜弧度過小,造成光線聚 焦在視網膜後,而使看遠及看近的視力都模糊。
散 光 是角膜或水晶體的曲度不均所引起,造成光線有二個聚焦點 ,所以看到的影像有重影或扭曲變形。
老 花 水晶體隨著年紀增加而逐漸變硬失去調節能力,以致在看近 物時,有看不清楚或眼睛疲倦的症狀。
白內障 眼球內部的水晶體已經由正常的清澈透明變成混濁不清的狀 態。起初,會發現遠距離視力減退,且有畏光複視現象,但 老花眼情況卻好轉。而慢慢的會感覺從視野中央開始感到模 糊不清,小的印刷字體模糊不清,模糊範圍越來越大,視力 也就越不清楚。
青光眼 眼內壓會升高至視神經無法承受的程度,久而久之長期壓迫 ,以致視神經被破壞,其視力模糊的徵狀,會從視野周圍出 現如燈光狀環狀虹輪開始,在急性期還會合併患眼側劇烈疼 痛。
視網膜剝離 發病前兆是眼前會看到黑影或黑點,眼前有閃光感覺,之後 突然視野變窄,感覺有某一角缺損。
腦內腫瘤 視腫瘤壓迫視神經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視力不良,不過幾 乎都是眼睛的顳側或鼻側看不見,或單眼視力很好,另一眼 完全看不見。
神經麻痺或 看東西會有複視感。
顱內腫瘤
不想再「紅眼」相向,
請正視角結膜炎
急性角結膜炎又稱為流行性角膜結膜炎,在台灣四季都存在,但常發生於夏秋,尤其游泳季節會大幅增多。
病因、傳染途徑及症狀:
急性角結膜炎的病原屬於腺病毒,其傳染方式以手去碰到患者的眼睛,然後再碰到自己的眼睛最常見,但有些偶發性的結角膜炎是先由呼吸道的病毒感染,然後再感染到自己的眼睛。
急性角結膜炎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一般人誤認為頭一、二天才有傳染性,其實在兩星期內都有傳染力,其主要症狀是眼內有異物感、眼瞼浮腫、怕光、流淚,有一些黏稠的分泌物,病人先是一隻眼睛發作,然後傳到另一隻眼睛,或者兩眼同時發病,通常也常伴有耳前淋巴腺腫,並會感到稍痛,若小孩感染時,會有較明顯的全身性症狀,尤其家中有嬰兒時,要特別注意,因為嬰兒的本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健全,當感染到急性傳染或角結膜炎時,症狀會變得比較嚴重,除了發燒,淋巴腫痛外,也會有角膜表皮糜爛的機率發生。
急性結角膜炎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結膜內層會產生五層由黏稠分泌物所形成的「偽膜」,特別是小孩比大人多,在治療時須拿掉偽膜,因為偽膜附在正常的結膜細胞上,久了會變成永久性疤痕,另外約五十%的患者,可能發生角膜合併症,表層點狀角膜炎,因急性結角膜炎不止侵犯到結膜,還侵犯到角膜,使角膜有些點狀發炎,形成「表皮不混濁」,若靠近瞳孔,就會影響視力,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引起角膜潰瘍,使病情惡化,若不及時診治,再遭到細菌感染,不但嚴重危害視力,甚至引起失明。
治療方式:
當嬰兒感染急性傳染性角結膜炎時,雖然症狀會比較嚴重,但家長切莫恐慌,勿想藉加強點眼藥使病況趕快好轉,此舉不但無效,還會因點太多的眼藥水,如抗生素,類固醇等,而導致角膜表皮再生不良,甚至因此藥物中毒產生角膜混濁、水腫的狀況,若藥物愈點愈多,造成一種惡性循環,發生不可逆性的角膜白斑,造成嬰兒的終生遺憾,其實家長只要照顧嬰兒,使其全身症狀減至最低程度,如發燒、咳嗽或拉肚子儘快好轉,眼睛的問題只要保持乾淨,一天點幾次抗生素藥水,避免再發性的細菌感染,角膜會在一星期左右完全癒合,而不會留下任何的後遺症。
一般人在感染急性角結膜後,症狀會日益嚴重,在一星期左右時達到尖峰,然後逐漸減輕,在兩星期前後痊癒,但有些病人可能延至三、四星期才轉好,通常治療方法是採取對症治療,醫師會用類固醇或收斂劑,讓病人減輕症狀,消除不適感,促進痊癒,並避免發生細菌感染或其他合併症,雖然少數病人使用類固醇後可能得青光眼,但只要病人切勿自行下藥任意長期使用,且在醫師觀察下短期使用,仍然相當安全。
預防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預防的方法除了平時要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隨時注意清潔,常用肥皂洗手,並保持乾燥,避免用手揉眼睛之外,在流行期間也應儘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因感染發病後第一星期的傳染力最強,因此小學生及幼稚園、托兒所的兒童宜在家中療養,避免外傳,而且致病病毒對一般消毒劑具有抵抗力,有人以為游泳池中有加氯消毒劑,就不會被傳染,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因為氯並不能殺死這種病毒,反而使眼睛受到更強烈的刺激,所以在流行期間應儘量避免到公共游泳池去游泳。
此外,避免與病人握手及接觸人人使用過的毛巾、肥皂、寢具及門把、水龍頭等,在病人痊癒後,其用過的被子、毛巾應洗淨,並經太陽完全曝曬,必須強調一點,普通眼藥都不具消毒作用,且沒有眼藥可以預防傳染,如果使用病人所用的眼藥點眼來預防,反而更容易增加傳染的機會,所以在病人痊癒後,應馬上將所有未用完的眼藥妥善拋棄,以防被人使用而傳染。常保持身心健康、不晚睡、不喝酒、不抽菸等,才可有效預防或減輕症狀。
紅眼睛可怕嗎?簡述幾種結膜炎
記得在小學時,對於疾病的名稱不是很了解,看到有同學眼睛紅紅的來上課,讓人看了很害怕,怕自己也會像他一樣。長大後才知,紅眼睛的形成主要是結膜充血所造成的。
結膜位於眼球的前方,將眼球的表面與眼皮隔離,而通常出血的部位就在結膜與眼球之間。因出血的位置在眼球表面,很容易自行發現,特徵就是眼白的地方出現一片血紅。
而常見的紅眼睛有:
急性結膜炎:大部分由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具有高度接觸傳染率,所以往往會一人得到,而全家受害。其症狀除了眼睛紅腫,還會有異物感、有分泌物、畏光、流淚、眼皮浮腫等症狀,潛伏期大約三│五天,病程約七│十天,不經治療,仍可痊癒。而經過醫師診療所開的類固醇眼藥水,也只是減輕症狀及預防併發症。在此時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個人專用的盥洗用具及毛巾、勤快洗手、避免常用手去揉眼睛。配戴隱形眼鏡者,須等症狀消失後才可配戴。喜歡游泳的人,須等到治療痊癒後才可下水,以免大家都紅了眼。
過敏性結膜炎:好發在冬末春初、氣溫急遽變化時,其症狀為眼睛發癢、眼皮腫大,但因是個人體質關係,對過敏原(粉塵、乾燥的空氣等)產生過敏,所以不會傳染,而改善方法,除了給予抗過敏藥物治療,也要避免接觸導致過敏的過敏原。
慢性結膜炎:雖不像急性結膜炎來的快去的快,但時好時壞的症狀,讓人不勝其煩。另外,眼皮沈重、易疲倦都是它的症狀。造成慢性結膜炎的原因很多,例如:乾眼症,因眼睛淚液的異常或不足,無法保持眼睛的濕潤及舒適,所引發的眼球病變,對於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也會造成慢性結膜炎。受到病菌感染,沒有好好治療,也會形成慢性結膜炎。故對於它的治療,必須要找出其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最後,提醒大家,當眼睛感覺不適或發癢時,應請眼科醫師為您診斷治療,切勿自行前往藥房買眼藥水,雖然可能會迅速解決症狀,但因眼藥水含有類固醇,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眼壓上升、青光眼等不可逆的傷害,故遵循醫囑小心點用,以免對眼睛產生更嚴重的傷害。
洋蔥田裡的悲歌- 談異物入侵與黴菌性角膜炎
初春的南台灣,截然不同於北部的陰霾,亮花花的豔陽照得人幾乎睜不開眼。驅車前往墾丁的公路上,呼嘯的落山風和拍岸的潮聲此起彼落;公路兩側攤販林立,當地居民利用農閒之餘販賣土產貼補家用,許多開車的遊客會在途中下車休息,品嚐泌涼的椰子水,然後扛一、兩袋洋蔥上車,回家與親友分享。
四月正是車城和恆春一帶的洋蔥採收期,此時的洋蔥最是新鮮,又甜又嫩,雖然稍嫌笨重,但總有不少遊客不辭路遠,樂於到此旅遊,順道採購新鮮的洋蔥。不過,外地人可能很難想像,洋蔥造就了當地的農業經濟,卻也造成許多職業傷害,尤其是眼睛,洋蔥工人常被洋蔥皮屑或細砂刮傷眼角膜,不少人因眼角膜受黴菌感染導致角膜發炎、潰瘍,甚至失明。
受到地形影響,恆春地區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為落山風季節,而洋蔥採收多在三月至五月間,強勁的落山風使得洋蔥採收現場塵土飛揚、蔥皮四散,加上在洋蔥採收季節,洋蔥田空氣中的黴菌濃度顯著上升,洋蔥工人眼部容易遭異物侵入,割傷角膜,再受到黴菌感染。根據高醫職業病防治中心的調查,在恆春半島已發現二十名洋蔥作業人員眼角膜感染案件,其中有人因此單眼或雙眼失明,有人在經眼角膜移植後才重見光明,有些則仍在治療中。
國外文獻指出,常引起角膜炎的黴菌包括Fusarium、Aspergillus、Curcularia、Acremonium、Penicillium、Alternaria與Candida,其中,Fusarium一旦感染眼睛後會快速繁殖並深入眼睛組織,導致眼部嚴重感染;Aspergillus會造成中等程度的角膜病變。根據檢測,落山風地區洋蔥田在採收時期,空氣中導致黴菌性角膜炎之高危險性黴菌Aspergillus、Fusarium與Acremonium濃度顯著上升。
洋蔥農在強勁的落山風中採收洋蔥,眼部如果未經防護,眼角膜很容易被洋蔥屑刮傷,使得黴菌孢子能在角膜基質上生長,或是在外物侵入後,因搓揉眼睛導致眼中黴菌深入傷口生長,引發黴菌性角膜炎,而農戶又常因農忙而延誤就醫,以致眼球深部也遭到感染;黴菌侵犯眼角膜後若不立即以正確方式處理,可能會導致明顯的視力減退,嚴重時可能需要進行角膜移植或終至失明。
臨床上,對於一般角膜遭外物入侵而破皮損傷,會使用抗生素眼藥水治療至破皮痊癒。若是角膜潰瘍,則必須做細菌培養,針對致病菌加以用藥治療,有時雖可控制,但會留下不透明的瘢痕組織,可能會影響視力,有時須作角膜移植才可恢復視力;角膜潰瘍的修復階段,須以金黴素、四環黴素或紅黴素等抗生素藥膏保護潰瘍面,再以消毒眼墊遮蓋;另外,以阿托平放大瞳孔,減輕虹膜刺激,也有利於潰瘍的癒合;溼熱敷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可促使潰瘍早日癒合;至於嚴重的角膜潰瘍,則必須在眼球結膜下注射抗生素治療;維生素C、B或B群及魚肝油等營養素對改善某些角膜炎的刺激症狀、促進潰瘍癒合也有改善作用。
過去恆春地區的洋蔥工人角膜受傷之初因未被及時診斷為黴菌感染,導致延誤療程;加上黴菌感染目前無特效藥,不像細菌感染容易治療,造成許多患,須接受角膜移植甚至眼球摘除的手術,但這類眼部疾病其實是可以加以防範的,護眼的第一步驟就是配戴護目鏡,防範外物入侵眼部。事實上,除了洋蔥採收工人外,包括機車騎士、鐵工人、從事農作者和風沙強烈地區的居民,也都應將護目鏡當做工作或外出必備工具。
如果不慎眼睛遭到外物入侵,切忌用手搓揉眼睛,只要緊閉眼睛,貶眼,大多數異物會隨眼淚一起流出;另外可閉著眼睛輕壓上眼臉外側,刺激淚腺分泌淚水;若眼異物排出有困難,可用清水沖洗;若異物藏於眼瞼內,可輕輕拉起眼瞼,用清水沖出異物或用棉花棒沾濕輕輕移除異物,如果以上方法都未奏效,則應立即求醫,尤其若異物附在角膜(覆蓋眼睛黑色部份的透明體)上,千萬不要強行清除,應以紗布蓋住眼睛立刻前往眼科就醫,否則會弄傷眼睛。
最後要提醒的是,當發現眼睛有紅、痛、流淚、灼熱感、怕光、眼睛分泌物多及視力模糊等現象時,千萬不要以為休息一下就會好,尤其像恆春地區的洋蔥採收人員,是黴菌感染的高危險群,必須立即尋求眼科醫師的診治,並告知醫師職業性黴菌感染的可能性,以避免延誤治療時程而不可挽回。
頭痛醫眼?- 談「眼源性頭痛」
忙碌、緊張、頭痛……,頭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引起頭痛最常見的原因是緊張,不過,有時候頭痛不見得要醫頭,而必須醫眼,這是因為用眼過度或眼科疾病也常是引發頭痛的原因,這種頭痛稱為「眼源性頭痛」。
隨著資訊科技和網路的發達,電腦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許多上班族甚至從上班開始,就得盯著電腦螢幕工作,用眼過度的結果,眼睛疲勞、酸澀、頭昏、頭痛,甚至合併噁心、嘔吐等症狀相繼出籠,這就是「電腦視覺症候群」。
人在看近時,眼睛會有調節、內聚(convergence)和瞳孔調節等反應,長期近距離注視電腦螢幕者,眼睛進行調節,而睫狀體進行收縮,眼肌進行內聚,時間一久,眼睛就會疲勞,如果調視作用沒有得到適度休息,睫狀肌長期處於收縮狀態,就會形成痙攣(Spasm)現象,造成眼睛酸澀、視力減退以及假性近視等現象,間接導致頭痛發生。
再者,眼球與視神經屬頭部的一部分,加上頭顱內外的痛覺神經與支配眼部的痛覺神經同屬於三叉神經的分枝。因此,用眼過度或某些眼疾可能衍生為頭痛,而神經方面病變造成的頭痛症狀也可能合併視力的問題。
事實上,不只是看電腦,包括看書、看文件、看電視、打電玩等活動都可能造成用眼過度,甚至頭痛的問題,臨床上常見與頭痛有關的眼睛問題包括:
◆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眼,都可能因眼鏡度數不合或用眼過度而引起頭痛,尤其是散光,容易造成歪頭等不良姿勢,引起眼睛痠澀、頭痛等現象。因屈光不正所引起的頭痛通常休息後可恢復正常,必要時應更換合適的眼鏡。
◆眼部發炎或感染:例如虹彩炎、角膜潰瘍常會合併紅眼、刺痛、畏光等症狀;少數敏感的人,也可因結膜炎引起頭痛。
◆青光眼:急性青光眼常會有角膜水腫、視力模糊、劇烈頭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偏頭痛而延誤治療;不同的是,青光眼引起的頭痛往往同時頭痛和眼睛痛,按壓眼球時感覺頭痛加劇。
其他如視神經炎、眼窩腫痛等後眼窩疾病,以及眼部腫瘤、眼外傷等病變,都可能對支配眼部的神經末梢造成刺激和損害,造成頭痛;因此,如果除了頭痛外,還突然發生視力障礙、突眼等情形,就必須提高警覺,必要時向眼科醫師尋求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