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諾貝爾醫療集團在中國北京協辦2006海峽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論壇圓滿成功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淺談台灣醫師赴中國大陸執業之契機

           - 2006海峽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論壇會後分享(台灣醫界會
會刊)

張朝凱 台灣諾貝爾醫學展望協會執行長
高明見 台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

 


前言
 
金秋時節,陽光燦燦,有幸前往北京參加並協辦2006海峽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論壇,心情如同金秋的暖陽,暖暖的溢著期望;但在這半年的辛苦的籌備過程中,卻也對彼岸不確定的醫療政策、夾雜著些許的惶惶不安。這樣乍暖還寒的心情,映照於北京的秋日下,對此次兩岸醫療的交流會議,再合適不過。筆者有感於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的貧窘不易,特將此次論壇,台商提及在大陸醫療遇到的難處、台灣醫師目前的困境及赴中國大陸執業的契機,作了以下簡單的整理紀錄,希望對有意前往中國大陸發展的醫師,盡棉薄的經驗分享。
 
台商在中國大陸面臨的就醫問題
 
台商到中國大陸投資、貿易、子女在地就學等,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經濟潮流,根據統計,目前大陸台商及其眷屬約有一百五十萬人,其人數之眾,不容小覷。而筆者近幾年來,相繼投資於上海、重慶的醫療產業,並在北京大學EMBA研讀進修,對於台灣百姓在中國大陸的就學、就醫、就業、投資,乃至於生活上會遭遇哪些問題,或多或少有一些切身的了解。
舉例來說,對多數台商而言,大陸的醫療健康照護問題,常是台商生活中的夢魘也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大陸幅地廣大,醫療資源不足,分佈更不平均,城鄉醫療水平差距甚大,尤其兩岸的醫療模式與用藥態度相差更大。一般小醫院的醫療水平普遍令人不放心,然而去一些較知名的大醫院(國家經營的三甲級醫院),進醫院大門開始,望著建築物的灰暗、老舊,不免令人有些踟躕猶豫;加上就診流程總有排不完的隊,原本身體已經不舒服,還得面對醫院工作人員冷漠的服務態度;好不容易看到醫生,瞧見醫師官僚的外表,讓人放心交予醫療院所的信賴與托付,蕩然無存,於是乎開始擔心不知道將要接受怎要的處理?幾分鐘看完醫生,排各把小時繳費領藥時,又看到各式各樣藥品,與我們在台灣常見藥錠不太一樣,走出醫院大門前已經開始考慮,到底要不要吃這堆藥。因此,源於對當地醫療品質的無法信任,很多人真的生病時,寧可請台灣的朋友寄藥來大陸也不願意到醫院而延誤病情,使小病演變成重大病症。一旦生病,病情稍為嚴重者,大部分的台商仍會選擇提前返台就醫,此時必須告假返台,花錢費時,又飽受舟車勞頓之苦。可見台胞的就醫問題必須積極設法解決。

台灣醫師在目前健保總額制度下的心境
 
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民眾對健保的滿意度居高不下,然而醫師卻在總額預算給付制度下,診所一年關閉百餘家,大醫院醫師也一個個被迫減薪、叫苦連天。隨著民眾消費意識抬頭,醫師已不再像從前備受尊崇,醫療糾紛層出不窮,消耗醫院人力、物力,在在都讓醫師苦不堪言。
由於台灣整體醫療產業市場已飽和,不僅藥商、醫療器械等產業外移,甚至造成醫師出走,就連後起的年輕醫師也極有可能沒有工作機會。在醫療市場飽和的因素下,有些對行醫有興趣的學生選擇到中國就讀醫學院,以利畢業後直接在內地行醫。
這樣大環境因素的驅使下,不少醫師開始關心在中國大陸取得醫師資格及執業的政策法規、投資醫療機構審批流程等問題,所以,不論在台灣或中國大陸,與醫療產業相關的研討會、論壇,絡繹不絕的紛紛召開。
 
現今大陸醫療環境及政策法規的盲點
 
現今大陸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對醫療衛生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不過仍充滿許多問題,例如:缺乏高水準的醫療人才、醫療設施老舊、監督管理不完善、醫療服務水準無法提升。城鄉醫療資源發展不均等等。因此中國大陸自1996年開始積極推動醫療改革,隨著改革步伐,帶來的商機,也使得外來的投資者對於這龐大的十三億人口市場躍躍欲試。
台灣的醫院管理水準比大陸進步10至15年以上。或許大陸的醫療市場,雖然病人眾多但收入不高,仍不易吸引台灣的醫師前往執業;但是利用先進醫務管理的經驗,引導經營團隊切入投資,卻是一個可行的方向。若是單純只為台商設立醫院的規模有限,如果能夠克服基本醫療由政府定價的問題(如醫保及投資門檻),台灣的醫療院所和財團到大陸進行醫院投資,應該會有很大的空間。
 


2006海峽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論壇於10月下旬在中國北京市人民大會堂開幕,前排左四為台灣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女士,右五起立致詞者為台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高明見先生。其它出席者為兩岸衛生醫療界的領導菁英

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論壇始末
 
近年來兩岸政黨訪問交流層級不斷提高,中國大陸對台胞的優惠政策措施不斷擴大,兩岸交流合作已進入一個歷史的新高度。由中國醫師協會及海峽兩岸醫藥合作協會主辦、台灣諾貝爾醫學展望協會及台灣駿緯事業機構協辦,為促進海峽兩岸醫師的交流與合作的2006海峽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論壇於10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由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先生主持,台灣前衛生署署長張博雅女士、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邱文達先生、台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高明見先生特來與會並致詞。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先生在致辭中說:「本次論壇是為積極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與連戰先生達成的共識,促進兩岸醫療交流合作而召開,也為了促進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授權公佈的“十五項惠及臺胞的政策措施”。」 台灣前衛生署署長張博雅女士在開幕式也說:「希望兩岸真正建立一個公平醫療交流平臺,讓我們有一個安詳的綠色大道,使交流可以更順暢,並以兩岸健康至上為最高原則來進行雙方的合作,營造和確保穩定的雙贏,相信這樣才能給兩岸同胞一個健康、安全、生活的好環境,期盼兩岸同心,共創醫界美好未來。」
晚宴時,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先生特地出席並致詞,掀起大會另一波高潮,為期2天的論壇在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上的九華山莊召開,海峽兩岸約400名醫界人士參加了此屆論壇。11月1日∼2日則參觀了包括中國大陸三甲醫院、社區醫院等等,交流兩岸醫界實況,受益匪淺。
 


筆者(右一)於大會歡迎宴中與中國現任衛生部長高強先生(右二)及台灣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女士(右三),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先生(左二)合影。
 
本次論壇議題分類及閉幕共識決議
 
本次論壇主要議題有以下四個方向,分別有台灣及大陸雙方學者專家共同討論:
一、醫療產業投資、合作問題。包括大陸投資環境、政策法規、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大陸醫療衛生投資流程和成敗案例。
二、醫院管理和社區衛生服務問題。包括兩岸醫療機構交流與合作方向,醫療機構經營模式和管理經驗,醫療機構的維護、醫病關係調解的經驗,大陸發展社區醫療中心的政策,社區醫療中心建設、管理和連鎖經驗等。
三、台灣醫師在大陸的資格認定和執業相關問題。包括大陸獲得醫師資格及職業政策法規,台灣醫師在大陸執業的現狀,台灣醫師獲得大陸醫師資格、考試、註冊、執業及審批流程等相關問題。
四、台胞就醫和健保等相關問題。
論壇閉幕時,為了進一步加強並深化海峽兩岸醫療衛生合作與交流,提出七項共識建議:
  一、發揮海峽兩岸醫療衛生行業各自優勢,加強交流與合作,實現雙贏。兩岸醫療衛生行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二、歡迎臺灣企業家、投資機構到大陸投資醫療衛生產業,共同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
  三、希望大陸相關部門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臺灣醫師在大陸的資質認證和執業審批流程快速順暢。
  四、由台商集資成立臺灣健康保險公司承辦台商健保業務,共同努力改善臺灣同胞在大陸就醫環境和條件。
  五、拓展海峽兩岸醫療衛生的合作。歡迎臺灣藥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和衛生材料進入大陸醫療衛生產業市場。
  六、邀請部分臺灣醫界同仁為中國醫師協會特邀顧問和特邀會員,增進海峽兩岸醫界人員交往。
  七、逐步建立和完善海峽兩岸醫界合作交流機制。努力爭取做到與會全體代表提議的每年舉辦一次「海峽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論壇」的要求,會後儘快建設一個交流網站,作為永不落幕的論壇,為海峽兩岸醫療衛生合作與交流提供服務。
結語  
恭逢2006海峽兩岸醫療交流與合作的盛會,筆者深切體會到大陸移植台灣醫療經驗的重要性。「醫療最重要的不是看結果,而是看過程。」本著醫者的熱情,傳承台灣的醫療優勢,用心每一個醫療環節,提升大陸的醫療品質,並提供台灣醫界另ㄧ個出路及未來,論壇的結論,正如同透著金澄澄光芒的秋日,讓人閃耀著輝煌的希望。


論壇閉幕後於人民大會堂宴會廳中國醫師協會殷大奎會長(左三)與大會貴賓合影,前排左二為台灣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女士,前排右四為海峽兩岸醫藥合作協會鄭全雄會長,第二排左二為北京市衛生局朱宗涵局長,前排右二為台灣醫院協會張錦文理事長,後排右三為台灣醫務管理協會邱文達理事長。